admin
首页
作品
新书介绍
精选文章
文坛信息
协会动态
小说
散文
诗歌
出版物
评论
戏剧/纪实
翻译
作家访谈
作家
出版物
会刊
年选
新书介绍
作家访谈
搜索
会员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入会申请
顾问专家
管理团队
活动
FAQ
站内搜索
我在这里:
首页
作品
我们全家哭了一夜
夏夜静悄悄,凉风习习吹散了白昼炎热,我独坐门前台阶上沉思,也不知过了多久,月亮从我身后静悄悄地爬上屋顶,皎洁安详,照着这座大西路上的花园洋房,也照着园子里的一大片碧绿草地。这是一栋英式假三层独立住宅,占草地面积的四分之一。英国人喜欢喝下午茶,又专门建造一间茶室,从客厅延伸出去,东西南三面窗,整日充满阳光,故又称阳台间。篱笆四周围住,大木门进来一条水泥路直达台阶,路两旁,一边竹篱,一边挺立着四株不高的松树。原是英商麦加利银行(Charted Bank, John...
胡同里的风情
暑假带着小朋友去北京玩,太太在网上找了一家胡同酒店住了几天。第一次去,被司机带错路,从胡同的尾端走路进去,直走了十几分钟。好在胡同虽窄,两侧却有些高大的树木遮荫,让人不至于太急躁。往里走走,更觉有趣。  ...
康尼岛剪影
康尼岛剪影(纽约)罗慰年1逶迤婉转的大西洋海岸,在纽约西岸,刀削一般,像一支长戟。戟前有两个分叉,插入大西洋。戟下端嵌着几颗缨络。那是几个小岛。长岛与小岛隔着蓝色的海,若即若离。长岛内陆连着皇后与国王二郡。皇后郡在北,国王郡在南。国王郡南端,是个半岛,叫康尼岛(ConeyIsland)。康尼岛是块宝地,得天独厚。康尼岛两边被史坦登岛夹着;南边则与洛克威岛遥遥相望。大西洋汹涌海浪,冲不到康尼岛,康尼岛得利之便,独拥一个波澜不惊的海湾。大西洋海岸,到了康尼岛,平直如尺,海滩也极开阔。不息的海,像一只率性的巨兽,吞潮吐水。潮水长年累月在沙滩徘徊,进了又退,退了又进,永不疲...
在海外书写
在海外书写■吴玲瑶(加州)在旧金山接待海外文学评论家陈公仲老师,听他演讲,他对海外华文文学将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充满信心。因为随着大陆移民日益增多,海外华文的读者、作者群也迅速地壮大,海外写作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在经验的长河中充分沉淀,给了从事书写的我们很大鼓励。海外华文作家是有优势的,他们有国际视角,能用双语阅读,吸取更多营养,海外书写曾一度受到重视与欢迎。其中女作家特别多,因为这行业无法养家活口,所谓写作的经济效应低,“爬格子的穿破裤,卖豆腐的万元户”。初到海外,有些人要等经济稳定后才写,也因此许多人错过了1980年代文坛上的Good Old...
梦中之屋
梦中之屋■尔雅(加州) 1网上看到一个房子,离我家约一小时车程,后院是湖,“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我心里生出喜欢,若住那儿也不错。可八字还没一撇,我就感到舍不得我现在一院的果树。有时看Open...
带着女儿去读诗
重阳节前的周日,纽约华文作家协会在法拉盛举办诗歌朗诵会。临出门之际,三岁半的女儿就急慌慌地跑到门口,一边忙着穿鞋子,一边喊道:“爸爸,爸爸,等等我,我要跟你一起去!” 这丫头,最近成了“跟路党”,总喜欢跟着大人出门,轻易甩不掉她。因是周日,老大老二要上中文课,太太走不开。我以前也有过带着大儿子或者二儿子参加文友活动的经验,想了想,就硬着头皮带她去法拉盛了。  ...
阳光如赊雨如借
阳光如赊雨如借 尔雅 1...
小院香径独徘徊
小园香径独徘徊尔雅松下我的书房外,露台上方,有一棵针叶松。其实它不属于我,是栅栏外邻居家的,可是受惠的却是我,高大茂盛的松枝伸展在我家"领空",投下斑驳摇晃的日影。每年春天,松枝都要抽长好大一截,满树金黄的穗须,然后转绿。落下的松针是金色的,久不清扫,踏上去就像柔软的地毯。我常常摘了碧绿的针叶,垫在盘子里蒸小笼包,咬一口,清香馨人。露台我家客厅出去,左拐,约三、四步仄巷曲径通幽,便是长约几米的露台,与邻居家的栅栏相接,栅栏上是一溜儿紫色牵牵漫漫的牵牛花,煞是好看。栅栏外是邻家的后院,主人向来很忙,难见人影。踮着脚尖望过去,一院子花草凄迷,附近一树金黄的柠...
近看哈金
近看哈金木愉本地大学举办空前的中国人文和艺术节,邀请了好多亚裔艺术家和作家演讲,哈金是其中一个。英文系一个来自尼泊尔的教授,也是正在崛起的作家,早就计划为哈金举办一个家庭宴会。我们有幸得到了邀请。时间过得真快,太太今天出门前,告诉我,今天晚上就去参加那个宴会。她还请求主办人也把另外一对中国夫妇邀请去。说起来,那对中国夫妇还是哈金当年在山东大学的同学,只是失联多年了。那对夫妇来接了我们,就一起赶去赴宴。说好是6:30,我们早到了10分钟。不过那里已经先有来客,我们倒也不显得突兀。进门后,男主人三木然特迎上来欢迎。看门廊那里有好几双鞋,知道是要脱鞋的。同去的朋友顺口问了一句:“...
扫除现代汉语中的“老鼠屎”
扫除现代汉语中的“老鼠屎” 我是搞文字工作的,具体说是搞编辑和笔译工作的,对两种语言的转换本能地极为重视,对其中出现的哪怕是最低级的错误,都特别敏感,听多了甚至很反感,乃至达到恶心的地步。我把这些 低级错误称之为当代汉语中的“老鼠屎”。美国的很多华人,乃至华语广播员,都像吃家常便饭一样,满嘴都是掺杂“老鼠屎”的句子,好像说话嘴里总有老鼠屎在舌头上转。每当听到这样的老鼠屎从播音员口中喷出的时候,我不禁一阵恶心,立即把广播关掉!可见我对这些语言老鼠屎是绝对深恶痛绝的。这些“老鼠屎”究竟从哪里来的呢?我因为是搞翻译的...
开始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最后
排行榜
穿越岁月之河(组诗)
Written by
顾艳
新诗百年《世界华人经典诗选》隆重出版 好评如潮
Written by
冰花
又见避暑山庄
Written by
虔谦
今宵有难
Written by
王性初
女性觉醒的海洋因素
Written by
凌珊
是谁在繁华外呼唤着我
Written by
应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