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珍珠、海明威如何声援中国的抗日战争彭...
汇流的华章——《2018年北美中文作家作品选》序                       陈瑞琳     在北美的各大城市,从旧金山到纽约,从温哥华到多伦多,中文写作的浪潮正如春风野火,处处是麦浪滚滚的景象。北美的华文作家,多属第一代移民,历史的记忆深刻,二是学养背景深厚。前者决定了他们的生活底蕴,后者决定了他们面对世界新思潮的敏感性和表达能力。   ...
金刚,一只庞大的无尾猴,原生活在印度洋骷髅岛,因爱上一个金发女郎而狂暴异常,在被捕获带到纽约后更闹得满城风雨。为逃生,它爬上帝国大厦,遭飞行员击毙。这个上世纪30年代好莱坞恐怖影片主角的名字,竟成了文学评论家哈德罗·布鲁姆(Harold Bloom)的外号:“文艺批评金刚”(King Kong of criticim)。布鲁姆先生一周前驾鹤西归,不知他生前对这个外号是欣然接受,还是一笑置之,不管怎样,他还是在媒体讣告都不忘这个绰号的情况下离开了这个世界。多份讣告在绰号前都加了形容词“affectionate”,...
浮世谪仙悲 ——专访华裔作家哈金及他的英文新著《李白传》■刘倩(纽约)一位西方读者说,由出色的小说家哈金来撰写对后世影响巨大的诗人李白的传记,让更多西方人了解这位1500年前的中国古代大诗人,真是令人激赏的事。今年1月,当我收到出版社寄来的英文版《李白传》(The Banished Immortal  A Life of Li Bai)的时候,心里也是同样的感触。这是第一本完整的英文李白传记作品,也是自1947年林语堂在美国完成英文《苏东坡传》《The Gay...
 编织越战背景的悲情故事 ——读陈河的长篇小说《外苏河之战》 ■杨剑龙(上海) 加拿大作家陈河的长篇小说《外苏河之战》(《收获》2018年第1期,人民文学出版社)最近被中国小说学会列入...
 我为何要写这一场战事——《外苏河之战》创作谈            ...
03月11日2019年

我们都是非洲人

作者
(看今年两部黑人主打影片《黑豹》和《绿皮书》在奥斯卡受尽关注,想起两年前写的这篇文章,首载于《世界日报》副刊。)    2016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在一片“奥斯卡太白”、明目张胆歧视黑人的闹哄声中开幕,又在一片主持人开了太多种族玩笑、甚至涉嫌歧视亚裔的指责声中结束。显然,电影行业的种族话题不会因为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结束而罢休,估计底下的几个电影节上,这个话题都要被一提再提。就像不久之前的柏林电影节上,评委主席斯特里普(Meryl Streep)就被追问这个种族问题。   ...
 1981年,意大利知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在英国出版,距离这个伟大的作家1985年去世只有4年了。《寒冬夜行人》出版后在英国反应冷落,萨尔曼·拉什迪给《伦敦书评》建议书评时,编辑问:“卡尔维诺是谁?” 《寒冬夜行人》并不是卡尔维诺在英国出版的第一部作品。事实上,自从1950年代他发表第一本书开始,他的主要著作几乎都在英国出版社翻译出版。但一直到拉什迪因《午夜之子》在英国文坛爆红,他给《寒冬夜行人》写书评加持卡尔维诺,英国媒体才开始真正注意到这位伟大的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遭遇尚且如此,其他的无名的作者在英国受到忽视,那更是理所当然,半个世纪...
  (陈瑞琳:北美散文家,海外文学评论家。曾任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会长,现任北美中文作家协会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出版多部散文集及评论专著。  ) 穿透历史的记忆——美国新移民散文十二家札记   (陈瑞琳)  (转载自《香港文学》2019年2月号) 说起中国的文学,散文一直是正宗。唐宋虽有诗冠,但散文依然高贵。明清以降,小说的地位尽管大长,但“五四文学革命”的后三十年里,散文的成就一直与小说并驾。只是进入了“当代文学”,...
 《后深圳时代》荣登中国“2018十大劳动者文学好书”榜 ■刘荒田(加州)  2018年12月8日,在深圳华夏星光影城宝安城激光巨幕厅,由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宣传部、深圳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深圳书城宝安城具体承办的深圳读书月重点活动——2018年“十大劳动者文学好书榜”隆重揭榜。纪实文学《后深圳时代》名列其中。此书作者,是居于旧金山湾区的北美作家协会会员王顺健。 王顺健是个城市作家。作为一名“下海”的警察,从连云港小城,迁到深圳大城,27年后,移民美国。 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