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虚构历史中不寒而栗的相遇

作者 12月25日2018年

 

美国有两部电视连续剧自从川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变成了大热门。 一部是亚马逊电影拍摄的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高堡奇人》,根据美国科幻小说作家菲利普·K·迪克于1962年出版的同名小说《高堡奇人》改编,讲述了纳粹德国与日本瓜分占领美国东西海岸后的一段虚构历史故事; 另一部是Hulu 电影拍摄的 A Handmaid‘s Tale 《使女的故事》, 根据加拿大女性作家 玛格丽特·爱特伍 所著的同名反乌托邦小说改编。描述在不久的未来,美国为极权的基督教重建主义取代,一位具备生育能力的女编辑被迫放弃自己的亲身女儿而成权贵阶层的性奴和生产工具。

 

使女的故事

使女的故事                                                                       

download 3

高堡奇人

 

这两部连续剧的相似之处就是描绘了美国在极权政府统治下的悲惨生活, 前者是在纳粹的极权镇压下人们的无奈与抗争, 后者是在教会极权统治下女性的悲歌。  毋庸置疑的是, 两者之间类似根据乔治·奥威尔的反极权主义名著改编的电影《1984》 的情节发展,让观众看到主角们到高压下生活的精神窒息以及为了重获自由的反抗。在《高堡奇人》中,似乎美国白种人更容易过渡到对纳粹的接受以及对纳粹迫害有色及残疾人的默许,让人想起来川普上台后美国白人至上主义的抬头。 而在《使女的故事》的故事里, 曾经作为女知识分子的女主角被强迫成为统治工具的泄欲和生育工具,曾经的女医生被迫在遭到严重污染的类似“古拉格”的边远荒地集中营里服苦役,过着暗无天日,没有尽头只有死亡的生活。 这些也让人联想到新总统上任后导致的白人至上种族歧视以及对女性的蔑视及不尊。 这两部电视剧似乎在映射着美国的某些现实以及世界上某些国家仍然存在的这种极权下被奴役的生活, 让人不寒而栗。

 

无独有偶的是, 这两部电视剧源于的原作都是创作于美苏冷战前后期, 曾经的纳粹政府以及苏联对周边轴心国的极权统治都给两位作者提供了时代的背景和资料。 菲利普·K·迪克 更加关注在极权下的有觉知的知识分子抗争黑暗势力的命运, 而 玛格丽特·爱特伍 则集中在女性的角度反射了这种极权对女性精神和肉体的桎梏与残害。

 

菲利普·K·迪克一生都在从事科幻小说的创作,出版了44部科幻小说, 其中七部被拍摄成电影,包括1982年的银翼杀手, 1990年的全面回忆, 2002年的少数派报告,2011年的联邦调整局等商业大片。 然而,在菲利普·K·迪克活着的时候,他唯一看到出版并获“雨果”奖的长篇小说就是《高堡奇人》。 死后,他写的其他小说才陆续出版并拍摄成电影。 相比之下,玛格丽特·爱特伍比较幸运,作为加拿大知名作家,她获奖无数,小说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包括中文。 今年74岁的她在接受访问中透露,她于1985年出版的《使女的故事》虽然构思已久, 但真的创作却在她作为作家访问冷战后期的苏联以及轴心国之后, 看到极权统治下的人们的在高压与恐惧中的生活以及极权下生活的氛围, 受到极大的启发,回来后写成了《使女的故事》。她说小说中所述的故事在历史上都发生过,比如圣经, 1978年的伊朗革命, 八十年代的女权运动等等。

 

抛开政治背景不说, 但是这两部连续剧的制作精美、虚构历史镜头的构架, 演员的绝妙演技以及特定的虚构历史下的服装道具的设计都让人叹为观止。 作为女主演, 伊丽莎白·莫斯 (Elisabeth Moss) 曾经因为在美剧《广告狂人》中的与众不同的表现获得了艾美奖与金球奖的提名, 而此次在《使女的故事》中,她演活了使女Offred, 将曾经的一个思想自由的报社女编辑后来被迫成为性奴和生育工具的使女的心理路程和精神伤痛演绎的淋漓尽致。 值得一提的是, 这部美剧的五个导演, 四个都是女导演。

 

很多时候, 人生就是一场预想不到的革命, 你必须在这场革命中经历脱胎换骨的改变才能生存下来。 而当这场革命放在一个极权的环境中, 你必须变成两个自己, 一个貌似接受命运的安排,变成你在社会中被放置的角色, 另一个是内心仍然自由独立的你。 当这样的生活逼近的时候, 你才知道自己的内心有多么强大。 这就是《使女的故事》所表述的人生。 对于生性独立自由的美国人来说, 很多时候, 这种人生的革命是在一场看不见的种族硝烟中进行的, 笼罩在头顶上的未必是极权主义的外在形象, 而是白人至上主义的抬头, 贬低蔑视女性的开始。 在这样的社会中,如同《高堡奇人》所描述的那个乌托邦的环境, 真正的改变源于思想永远独立、内心永远清醒的人们, 尽管这样的人不多。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