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之屋

作者 01月17日2019年

夢中之屋

網上看到一個房子,離我家約一小時車程,後院是湖:「智者樂山,仁者樂水」,我心裡生出喜歡,若住那兒也不錯。可八字還沒一撇,我就感到捨不得我現在一院的果樹。

有時看Open house(開放屋),常常看到喜歡的,心裡就會羡慕,令內心不得清靜安寧。可轉念一想,自己住得也很舒服呀:素樸溫馨的小木屋,小院香徑,果樹成行,藤蔓縷滿露臺柵欄……十分寫意的四合院,稱得上「詩意地棲居」。為何還會羡慕嚮往呢,這可能就是所謂「欲望」吧。難怪叔本華說過:人生就是一團欲望。欲望不滿足則痛苦,欲望一滿足便無聊。人生便是痛苦與無聊的交替。

有人說:物質的簡單,是精神豐富的必備條件之一。又有人說:簡單生活是最流行的時尚。更有人說:除了必需的基本衣食住行,其他追求均是人心裡生出的欲望。這些言論極是,其實想想,作為女作家,我的居所已大大優於,寫出傳世之作《飄》的女作家。她曾把自己公寓稱為Dump(垃圾鋪)。我遊歷亞特蘭大那年,也曾參觀她的居所,確實十分逼仄。

但我喜歡較熱的天氣,比如今天,氣溫約華氏八十度,我穿著布裙,紮鬆鬆的獨辮,光腳在院子走來走去,才覺是自由的人。我不太怕熱,卻怕冷。隨年齡漸長,覺得氣溫比舊金山東灣平均高幾度的地方,應該更適宜於我居住。這就避免了「世界上最冷的夏天,在舊金山。」(馬克‧吐溫語)。而那裡正符合我的此氣候要求。如果有緣,可能真會買了房搬去住呢。

記得二十多年前在成都,請亲友去桂南宿舍看選的福利房。上樓時,亲友說:一生值得大高興的事也不是很多,買房就是其中的一件。依我當時與後來的理解:買房,這種大事的大快樂也不是經常能發生。

昨天約定經紀人,實地去看了湖邊屋,驚豔不已,感覺是我夢中的房子。與屋主老先生交談甚好,他祖籍西班牙,曾是音樂教授。

提了Offer(出價),等回話,故做平靜狀,心裡其實是忐忑的。

第二天下午三時許,等到回話,屋主有兩個Offer,那個出價高出要價,而我的這個出價低於要價。可屋主情願接受我的Offer,若我願意加到要價。因昨天見面後,他們一家很喜歡我。

我當然願意,滿滿的快樂,正一人偷著樂呢。期望餘下的一切順遂,心想事成。但也要平常心:得之,我幸;不得,我目前的擁有也很好。一切的變化,盡人力而為,其餘便交與緣份。

好事多磨。夢中之屋經過幾番曲折,終於順利成交。

                                                                ******

最近讀的書:《春天該去布拉格》,從余光中等的文裡,才知布拉格如童話般,看來該選個春天一遊。《葉之震顫》(毛姆‧南太平洋故事集)。《抵達之謎》,印裔英國作家奈保爾,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此書介於小說與散文間,無明顯故事情節與衝突。寫他在英國一鄉間遠離塵囂的生活與感受,十分拖拉鬆散與臃長,但章節間又有線似有似無繫著。需靜下心才能進入與感受的書。

也許今後,我也可以此風格寫夢中之屋的生活,書名且叫《臨水照花》?「臨水照花」,據說是一種特殊女人的特別狀態。這樣的女人大都會用文字來跳舞……

上週末在夢中之屋試住,只見每家前院花草扶蘇,綠草坪如茵,車道上泊著汽車,就是不見人影,彷彿走在畫中。

坐在湖邊自家小碼頭,可垂釣,可放橡皮船下水遊湖。望著湖上及岸邊各處,湖面上見不到划艇,湖邊後院也難見人影。四周一片寧靜,彷彿大自然也在歇息。慵懶閒適地讀大自然這本書,心中感慨萬千。

變化無窮的湖泊與天空,黎明的清新,落日的絢爛,瑰麗多姿的夜色……大自然的美景讀之不盡。清晨六點,披衣下到後院湖邊看月,一輪明月高懸中天並倒映水中,波光鱗鱗,像一幅靜止的黑白照。忍不住感慨;哇,好浪漫!回想在網上看到此房,就說:哇,這個好!沒想到數月後這兒真的就可以是我的家,沒想到自己可以住在這超乎預期的美麗中。

有時會有對年老的恐懼,對「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有切身的體驗,以前均停留在字面。想到百年,想到高壽,也最多就二十年再二十年。人生真是短促。

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但願多年以後,在回顧往昔時,發現自己的一生幸福。

日子雖然普普通通,簡單平和,卻是生活在美之中。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