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生命的痕迹

作者 12月11日2021年

 

痕记文字是生命的痕迹,是记录生命和拒绝遗忘的形式。《痕·记》这本作品集的文字跨越了20多年,从90年代初书写的留学生活到青春的记忆;从初为人母与孩子的心灵对话,到“不惑”之年……      

----------------------------------------------------------------------------------------

文字是生命的痕迹。

我是学法律的,多年从事法律工作,文学是我的一个久远的梦想。

我对文字的喜欢,可能来自于儿时阅读的记忆,以及喜欢记事的习惯。多年后我才意识到从文字产生的源头看,它是一种记录生命的形式,也是一种拒绝遗忘的形式。

《痕·记》这本作品集的文字跨越了20多年,从90年代初书写的留学生活到青春的记忆;从初为人母与孩子的心灵对话,到“不惑”之年、“知天命”之年对生活的体验和对生命的思考。这是一段寻找自己、寻找爱的生命旅程。

九十年代初曾在中文报纸和杂志发表过一些作品。后来在美国忙于工作,生儿育女,疲于奔命,远离了中文和文学。我在另一个生存空间,每天在大量的文案工作中,忙于写标准合同和法律文书,这让我的双眼高度近视,我生命中所有的空隙都被各种他人的“需要”所垫满。英文是我的工作语言,我再也无暇顾及个人的兴趣与爱好,中文写作停止了很多年。

但是来自生活和职业的习惯,我还是会随时记录一些生命中的事件,那怕只是几句话,甚至几个字。总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在另一个空间,随心所欲地读书和写作。

2014年的一个夏夜,我正在收拾行李,准备第二天回北京参加北大毕业30年的同学聚会。我突然惊恐地发现30年过去了,时间都去哪儿了?那一瞬间的触动,我意识到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怎么度过,生命之河从来就不会停止。

我可能过着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的标准生活,但是我意识到生命中有那么一个空缺,我不知道用什么才能把它填补。年轻的时候,我们以为爱情是生命的全部;中年的时候,我们以为孩子和工作是我们生活的全部。那么孩子马上都要离家上大学了,我要什么样的生活?我还有多少梦想没有时间去做?

那一夜,我在书架上翻阅我的书,除了法律的书,就是孩子的 书,仅有的几本中文书是我出国时带出来的。我开始在网上寻找我喜欢的作家和他们的新作。我想从北京带回来一些喜欢的中文书。

随着孩子长大离开了家,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捡起久违的中文, 我又一次开始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是一种久别重逢的喜悦。

当我再次阅读那些我喜欢的作家的文字,用手触摸到纸张上一个个方块字,再次感受到中文的温度。仿佛每个字都在诉说着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仿佛每个字都承载着人类几千年的思想与文明。只觉得自己渺小而谦卑。

生活中的烦劳愁苦,生命中那些感动和美丽的瞬间,我都想用文字把它们记录下来。我意识到文字可以记录生命,文字是生命的痕迹,它是一种拒绝遗忘的形式。

写作也是一种自我的对话和自我的思考,它可以制造一种与自己和他人交流的空间。当我再次发现这个纯粹的爱好,甚感幸福。

虽然已过了“不惑之年”,但是困惑却依然时刻相伴,因此思考和感悟也不会间断。我希望通过阅读和写作,能够让自己成为更加纯粹的人。

文学和写作对每个人有着不同的意义。很幸运,我结识了很多热爱文学的朋友。有的朋友把文学当作寻找真理及自我救赎的途径;有的朋友把阅读和写作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实在不容易。但是我知道,他们的心灵是富有而幸福的。

文学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它是梦想,是家园;是阅读另一个灵魂的快乐;是幸福与痛苦的故事后面的人生启迪与领悟;是想象世界,感受自我的一种语言和能力。

我的这些写作尝试,很多是为了记录生命。再次阅读20年前写的留学故事,觉得自己的文字很幼稚,但是我知道那都是真性情的文字。在今天不同的留学语境中,它对我来说,记录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场景,留下的只是一个“真”字。我希望今后的写作能够离文学更近一些。

在文学朝圣的路上,我们朝着同一个方向,向着更高的精神高度,继续前行。感恩在路上,以文字或其他的形式与你相遇。

在这本作品集出版之时,衷心感谢美国成功出版社的社长张忠卿先生对我写作的鼓励,他是这本书的策划人与特约编审。感谢壹嘉出版社社长刘雁的支持和信任,她为这本书付出很多辛劳。最后,让我借这本小集子感谢世上每一位关心我、爱我和每一位我爱的人。

 

晓 霜

2019912

 《痕·记》晓霜著, 壹嘉出版社20201月版,美国亚马逊、B&N网站有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