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中文作家协会会刊《东西》第268期(原公众号文章由李文心编辑,胡刚刚编发。)
译与禅
自勉
禅文禅诗诚可赞,禅书禅画美非凡;
禅乐禅歌妙无尽;万事万物皆有禅。
修身译禅度华年,禅雨霏霏润心田;
译花译草枝叶茂;美轮美奂景色鲜。
竭虑殚精译事难,抖擞精神志弥坚;
焚膏继晷争分秒,清贫淡泊译心甘。
译心译韵悟译禅,不求成佛求心观。
禅观本性译德重,迻译精湛功无限。
近年来谈禅者日众。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于禅的美好。然而禅为何物?美在哪里?好在何处?
禅,佛教“禅那”的简称,梵语的音译,其中一个意思就是“静虑”。禅,不仅是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也是一种睿智的思想方法,更是一门精彩的生活艺术。禅,能净化人的心灵;禅,能擦亮人的眼睛;禅,能帮助人们看清事物本质,指导人们真心投注生活,享受醒悟之后的自在与欣喜。
禅,据说只能体验而不能说。禅家常说“言语道断”,就是说如果光用语言文字来讨论禅是行不通的。
禅,要求一个人必须通过生活中的“静虑”获得内心感悟,使感情与理智融合,让行动与思维一致,一旦如此,就能真正从虚幻、贪执和成见中解脱出来。
禅,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简直形影不离。无论是否领悟到这一点,它都早无时不刻地影响我们的一言一行。而就我的翻译而言,当然也不例外。
青山惟政禅师说:“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乃至后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禅师的感悟是对禅最好的解释。第一层:不加思索,眼见为实。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但看到的只是简单的事物表象。第二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经过对内在性质进行观察,开始思考,进而产生疑虑,这些疑虑蒙蔽了眼睛,所以才觉得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层: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把外表和内里融为一体加以思索,褪尽浮华,大彻大悟,返璞归真,因此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我不是佛教徒,对禅也没有研究,只是刚刚学习用禅来观察体验自己的生活。三句话不离本行,我一直致力于翻译。若以这种能阐释万物的禅理来分析,则会悟出每一本书的翻译可分三境界。
第一境界,在海选翻译原著时,多采取泛读,泛读只是粗读,如同与一个陌生人初次见面,只是看到外貌,这样选择著作犹如与人相见的一见钟情。第二境界,开始复读,复读就是精读,边阅读边思索,如同对这个陌生人进行深入的了解。这时就会发现,现在的原著比初读时的原著丰富得多,深刻得多,已经不是初读时的原著。第三境界,开始动笔翻译,最后完成的译著,应该还是原来读到的原著。因为译著的根据既包括第一境界初读的原著文字,也包括第二境界复读时体会到的原著内涵,可谓表里合一。这样的译著最接近原著,因此也最厚实、最深刻、最完美。当然达到这个水平非常难。
我在自己的翻译过程中,深深地体悟到:一本书,一个世界;一段字,一段光阴;一句话,一份心境。在我译过的书里,存在颇多故事。有些故事,结局圆满,也许那是作者的梦想;有些故事,结局惨烈,也许那是作者的警示;有些故事没有结局,或许才是最好的结局。
听风数雨的日子,感悟云水禅心;读书思考的时光,体味人生冷暖;字斟句酌的时刻体察岁月平仄。这时我便发现,一书本,一段话,一杯茶,一缕光,无不闪烁禅的光辉。
日月星辰无非般若,花草树木皆是妙谛。在美妙的翻译世界里,将一颗淡泊的心婉约在自己译出的字里行间,做译人、走译路、说译话、做译事,般若无处不在,妙谛无时不有。
何以见得?请听我举例一二。
其一,翻译的实质,是一种心灵沟通的学问。翻译涉及三类人,一类是作者,一类是译者,一类是读者。翻译行为就是这三类人之间的心灵沟通。而译者则是承前启后的沟通者,他先与作者沟通,而后再与读者沟通,而最终目的则是达到作者和读者的沟通。
这种沟通既然是心灵的沟通,那就是说,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是对着作者和读者的心在说话,而不是简单地舞文弄墨。那么如何准确地看到作者和读者的心呢?
《大智度论》有句云:“定名一心不乱。乱心中不能得见实事,如水波荡,不得见面;如风中灯,不能得点。”
作为译者,乱心中就不能得见作者和读者心灵之实事,最终也就不能达到作者和读者的心灵沟通。
何为乱心?乱心就是充满私心杂念之心,诸如欲望之心,偏见之心,执着之心,烦恼之心。所有这些都是被污染之心,本身就在乱中。译者如果有这类乱中之心,就看不到真实情况,也就无法做出到位的翻译。
所谓不乱之心,就是无污染的清净之心。译者的心清净了,在与作者和读者心灵沟通时才会客观实际,明察秋毫。这时做出的翻译才能既忠实于作者,又忠诚于读者。而这样的翻译也才符合常说的翻译标准“信、达、雅”。
值得记录的是,正当我在电脑键盘上敲击这些文字,对原先早已写好的序言加以充实的此时此刻,正值2013年12月31日23点多,还有不到半个小时,电视里就要播放纽约迎新年活动,万人瞩目的时报广场放落水晶彩球活动即将开始。我本来开着电视准备观看,但现在充实完善这篇关于禅的序言,我的心已经被死死地抓住,感到与我的写作相比,本来精彩无比的纽约迎新活动早已味同嚼蜡,于是我便毫不犹豫地把电视关闭。我感到心情格外清净,以此时的不乱之心写起来犹如一股清泉从我的心底汩汩而出,疏放自由,倍感惬意。我抬起头来,看到墙上的时钟,2013年早已在我不知不觉中悄无声息地成为历史,此时此刻,也早已是2014年凌晨2点01分。细想此事,也许就算是我在禅修吧。
时钟在继续滴答作响,时光正义无反顾地一往直前。我的禅修也在继续进行。说完其一,再说其二。
其二,佛在《圆觉经》中有句云:“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修多罗教,通指佛经。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佛经如同指向月亮的手指。如果见到月亮,就知道指向月亮的手,毕竟并不是月亮。
《楞严经》卷2有句云:“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 意思是,有人用手指指示月亮,人们应该去看月亮,而不是看他的手指。如果把手指当成月亮,就会找不到月亮,而且丢失了手指,因为他把手指当成了月亮。
这两段佛经的意思都在说月亮是真理和智慧,佛所讲的教法,都是用来帮助众生悟到真理和智慧之月的手指,人们可以顺着手指的指向看到月亮,但手指肯定不是月亮。如果执着于手指就是月亮,那就本末倒置了。
作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作者就是月亮,译者就是为读者指明月在何处的手指。翻译的任务不仅在于译者本人参悟原著的般若(梵语中的“智慧”)和妙谛,从中获益,还在于像手指指月那样,把般若和妙谛转达给读者,帮助他人受益。这便是佛语里常说的“功德无量”。
翻译“功德无量”,然而,要做好这件“功德无量”的事,最要紧的就是要具备一颗淡定之心。而这“淡定”二字,正是禅的灵魂。在权钱傲然当道,“土豪”备受追捧的当下,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不是一般的不景气,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状况之下,你想做好翻译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就请你“清心寡欲”,具备“二不攀比一个看齐”的精神, 即,不与有钱者攀比,不与有势者攀比,只与有成就者看齐。此所谓“见贤思齐”,而这些 “贤人”,可以无钱,可以无势,可以无名,但不可以无德。而这个“德”字,最终也还是绕不开禅的灵魂:淡定。
综上所述,翻译与禅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翻译无时不刻都在沐浴着禅的雨露之中。若以能阐释万物的禅理来分析,则会悟出我的译事真正是禅意的韵味颇浓。
2014年1月3日初稿 (美)新泽西·花间书斋
2022年5月5日修改 (美)新泽西·花间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