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芒星——读胡刚刚《边界》有感

作者 01月24日2024年

北美中文作家协会会刊《东西》第350期。原2023/11/08 公众号文章由 舒怡然 编辑/编发。)

六  芒  星

                       

——读胡刚刚《边界》有感

 

文 | 重来

 

与美国西雅图暗潮乐队密电之舞主唱中断联系九年九个月零九天的那个晚上,胡刚刚在樱桃夹心巧克力球的糖纸上漫不经心地勾画三角,又断断续续描出桃心,两枚图形重叠,组成一颗星星——六芒星。这是在散文集《边界》里读到的一个情感故事,“我小心翼翼删除与他的邮件,一页,两页……总共四十九页,九百九十封,从我第一声问候,到他最后一句告别。”我向来认为自己算是一个阅历丰富的男人,合上《边界》,才猛然领悟到什么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边界》女作者胡刚刚是位80后姑娘,小我二十几岁,她的经历令人叫绝。《边界》虽说是一本散文集,我却把它当成作者自传体小说读了两遍。

 

胡刚刚,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专业,服务于世界500强IT企业。对IT生疏的我,说不清楚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具体职责,“对边界条件极为敏感的我擅长捕捉一切从致命到微小的系统设计漏洞”,这段文字很好解释了作者的工作,胡刚刚从事的是专门挑软件设计师“刺”的一项工作,难怪在公司办公室与她隔排而坐的软件架构师一度称她为“杀手”。“我笃定他是讨厌我的,如果不与我合作项目的话,他会感到解脱。”

书名《边界》选用于文集中一篇文章的题目。这篇文章由四个短文——《磁场》《高厦》《木兰》《广场》——组成,奇妙的是当你读完全文,你会发现看似完全独立的四篇短文,串起来实际上是一个故事——针尖对锋芒的她和那位软件工程师“交锋从工作领域转移到私人话题”,后来竟然鬼使神差地走在了友人和恋人的边界上。编辑将这篇文章列为书的首篇,开篇就推出一个古灵精怪的女生,这种设计大胆而富有想象力,阅读感超强。

《边界》由四个章节二十四篇文章和文尾的跋编辑而成。作者文脉清晰,个性鲜明,理工味浓重,给我们讲述了她与软件架构师、画家、游戏设计师、乐队主唱、旅游随团司机、乐队贝斯手、企业面试官、同事兄长、校友师兄的情感故事。作者是一个不甘止步于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激情才女,但在与异性距离方面她又是一位拿捏得非常到位的女生,不做他人的红颜知己,更不会堕落至别人的免费床伴。“与异性间,我恪守范德华力的原则——远距离吸引,近距离排斥。”她能擦干眼泪,收拾情绪,从一场场“失恋”的痛苦里走出来,又从容地走进下一场狂热的“热恋”中。

“我明白,可爱的女孩子示弱会惹人生怜,丑陋的女孩子示弱会惹人生厌。”作者九岁开始写诗,十二岁就懂得了许多人生道理。作者在《高厦》一文中,将一个女孩子(作者本人)过早的失去“童真”,步入青春期带来的苦恼描述得淋漓尽致。“XL校服也遮挡不住胸前酝酿的革命”的她,渴望像班花那样得到老师“如父如兄到暧昧的体贴”,因为长得“丑”,她“只能靠挑灯夜战换来拔尖的成绩”引起老师的关注,事实是,即使她期末考试如愿拿到全班最高分,获得的至多也只是老师的官方微笑。在一次次诸如此类的遭遇中她终于明白,“不讨喜的人再怎么费力讨好,也无非是自讨没趣。”

作者今天能以一位“杀手”的身份立足于一个男性主宰的IT行业,这与她孩提时代在学校饱受霸凌不无关系。这是一个要强的女孩,爹妈没能给她一张淑女般脸盘,她通过自身努力可以做一个金榜题名的女生。即使成年后,身上可以没有宣召性别的标记,可以不化妆,不做头发,不涂指甲油,不戴首饰,不抹香水,但她绝对不允许自己就此沉沦。成年后,作者一度用过激的装束向外界掠夺曾经失去的关注,不过最后她还是选择了最漫长最艰苦却最维护颜面的方式——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立足于社会,引起他人的关注。

作者的才能在这种人生观的激励下井喷式的爆发。写作,做诗,绘画,玩音乐,工作上也如鱼得水。在《惰性》一文中,她给我们讲了职场上的一个小故事:“经理要求我两个月把两万条记录从模块甲植入模块乙。由于懒得复制粘贴,我用两天分析数据结构,两小时写好程序,两分钟运行完工,接下来享受了近一个半月的悠闲,提前两周交差。” 她的智慧,让她在职场上充满底气,毫无畏惧。有一次入职面试,考官给出一道题目,她竟这般如实相告:“此题见过,答案背过,不得要领,恳请跳过。”逗得面试官都笑了。

作者年轻时对自己的相貌毫无自信,自嘲长着“令人倒胃口的五官”,为此,定下戒律:“规避情歌、浪漫片和言情小说,坚信与爱情绝缘,发誓若当了作家,绝不染指高唐梦。”她哪知道在红尘世界里,她遭遇到的艳遇早已把曾经立下的戒律冲得烟消云散。她成为了一位跨界的作家,并乐意描写红男绿女的爱情故事。戒律只是她意气用事的产物。《边界》里收集最多的文章,竟然都是她在不同年龄段与异性的美妙邂逅和令人感慨的情感故事。

“自幼惧怕打针,却在脚面文上他的幸运数字。”作者爱过一位乐队贝斯手。为了这位梦中的君王,“我可以取消一切计划,只为等候他随口提过的约见。我可以冒雪驱车四小时,只为他电话那端的一声召唤。我可以连续几天足不出户,只为给他制作一件生日礼物。我可以喜出望外到彻夜不眠,只为他醉酒后一句褒奖的戏言。”

作者理性地截断一场场没有结果的恋爱,又感性地陷入一场场新的轮回之中。作者是一个耐读的女生。

 

“我有一生的耐心来精雕细琢地想念你。”面对梦中情人,作者飞蛾扑火般的执着有时会让人为她捏把汗。作者与美国西雅图暗潮乐队密电之舞主唱隐身男孩有过一段罗曼蒂克的爱情故事,这支爱情火苗最终还是没能燃烧起来,在父母严厉训斥下。

作者高中时随父母去游历欧洲,被随团司机的魔力迷得颠三倒四,“那魔力一开始令我震惊,进而困惑、入迷,最后是深深的折服。”作者冒出个疯狂的念头:每天送他一幅肖像。

作者在一次又一次的暗恋、热恋、失恋、意恋中成长了起来,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爱情观,“爱情不过是自诩高等动物的人类为交配激素冠以的美名,用来愚弄自己并且洗脑后代。”她说,“爱对我来说是植物性的化学反应,它可以从阳光和空气中汲取营养,永不凋亡。一旦涉及动物性的物理接触,它就被赋予了时限,一旦被赋予了时限,爱就贬值为激情。

为了摆脱薄情男子的追求,作者搬过家,更改通讯方式,变化行动路线。“整整七个月,我的杳无音信让游戏设计师不知所措”;同事兄长追她追到失去理智,最后抑郁过度病倒住院……

她到底还是从情感世界中走了出来,成熟了起来。在要死要活的情感起落中,她明白了“没有知己的一生最痛不过寂寞,而择人失误导致的痛却是难料极限的。”

作者知识面广,她识植物,懂动物,爱音乐,乐画画,还写得一手好文章。笔是她人生中的重要武器,用来对抗恐惧,抒发情感,追星捧月。她给美国西雅图暗潮乐队密电之舞的主唱隐身男孩发去邮件,诠释对他歌曲的理解。对方惊异于她对歌词的领悟超出了他的构思范围。她为他量身打造的乐评发表在《Hit轻音乐》杂志上。

作者以旅美诗人的身份活跃在国际诗歌大赛上,并屡获佳绩——杜伊诺城堡国际诗歌奖、香港青年文学奖、梁实秋文学奖、台中文学奖、北美汉新文学奖、广东花地文学奖等。多才多艺的她还爱好绘画,绘画作品多次入选国际画展。《静谧一隅》获SAVE THE FROGS国际艺术大赛荣誉奖。在《边界》书中,除了感情故事,她还以画家的视角,对心仪的颜色作了生动而独到的描述。在第三章《无色系》中,作者从颜料的调配延伸到服饰的搭配,彰显出她对不同颜色的深度体验。她曾经想过梦的颜色!

通过阅读,走进智慧人士的生活,了解作者们为人处世哲学,也是提升自己阅历的一种途径。“他似乎已经过了被细节触动的年龄。一首诗,一支歌,一句哲思,那些用来诱降同龄人的伎俩在他身上全部无效。”这是《边界》中的一段文字,印象深刻,写得仿佛就是我。我深信不同年龄段的读者,都能在《边界》中找到自己。

行走在美国街头,就是在炎炎骄阳下,也很难见到有人打伞。美国人不懂太阳的“毒性”吗?不,美国人比国人更知晓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只是他们把对付防晒的方法完全交给了防晒霜。我想这个世界上防晒霜销路最好的地方非美国莫属。也许是“偏好哥特艺术,恐怖小说,暗潮……一切异质的美”造就了作者习惯独行的性格,作者出门打伞,她才不会顾及周围人笑她奇葩;学生时代的她以禁言为乐,竟然可以做到连续四天不说话……走进《边界》你会发现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女生,尤其是独立特行的性格,给她带去了不同颜色的梦,和她在心灵深处饱受了情感上的种种伤害。

曾经的女生已经步入中年,在讲述过往的故事中,自然地流淌出许多为人处世人生哲理,比如,“人生即便苦短,也无人可以同行到最后,不如退而求其次,有人陪伴过已足够。”比如,“我们在路上受到过的大小伤害,若来自亲人,不妨原谅,若来自外人,不妨遗忘。”这样的警句像星星一样散落在书的字里行间,闪闪发光,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平静地接受了这种哲理,收获了故事情节以外的知识。

“生理是处女,心里是妓女,醒来是修女,梦中是妖女。”“叫座的书籍作者写别人想看的文字,叫好的书籍作者写自己想写的文字,若做我所爱,又何必在意别人怎么想?”对人性的揭示,社会的鞭挞无疑是《边界》的又一大闪光点。

《边界》不同于我们熟悉的通俗散文,至于哪儿不一样,还真说不清楚,是作者的文风,她的故事,还是作品出自于一位优秀软件工程师之笔?书不厚,也就18万字数,值得走进去探个究竟!

文章收尾之时,我猛然想起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倘若作者在现实中遇到了久木,会不会就成了书中的凛子?很有可能,这竟然成了我《边界》的读后感。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