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我在新浪博客上看到任京生为自己的新著《宝刀不老志为刃》写的前言,始读就被深深吸引,一口气读下去,意犹未尽;再读一遍犹不能已,便期盼着这本书能够快快到我手上。不久,终于如愿以偿——收到了京生签名赠送的大作。得到全书,我首先还是翻看《前言》,再一次欣赏其中我一见倾心的这段文字:“我羡慕纯粹的诗人,他们激情勃发,不受理性的束缚,可任人生在桀骜不驯中我行我素。我也羡慕纯粹的哲人,他们生就一副严谨的大脑,能不为七情六欲所扰,忘我地在科学的海洋中探寻。而我却偏偏把强大的理智和情感同植在一块心田,一边是渴望脱缰的野马,一边是牢执缰绳的牧马人,你见过野马在缰绳中挣扎的情景吗?我青年时代崇尚坚强的意志,大学时就写下励志诗:’‘沥胆披肝矢志求,愈历霜寒愈不休。生当扬帆济沧海,远航到死不回头。’”……我眼前真的就出现这么一匹“在缰绳”羁缚中桀骜不驯,拼命挣扎着的黑骏马!但这匹骏马静下来时外表却显得恬静斯文、沉稳持重、和善谦恭,气宇磅沛。他,就是任京生。
诚如作者自言,他书中的文字,证明着他委实已经“把强大的理智和情感同植在一块心田”,即或是他的这本充溢着哲学家严谨智慧的理论著述,其字里行间,仍然跳动着诗人的飞动的审美情趣及艺术家鲜活想像的创造性活力。可他的结论,则是审慎和科学的;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他的超常发挥的判断力,是精准而深刻的。
之所以能够如此,首先在于作者旁学杂收的大文化气度。一个人的文化气度,不是刻意装出来的,这需要长期的知识学问积淀以及对于知识学问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提取的选择性眼光。这眼光就是前人评价一个成功学者的所谓“识度”。有这种文化气度的学者,才、学、识,兼而有之。在这部著作中,处处表现出作者的这种文化功力。
任京生在该书中涉及的学科领域相当广博。单举文学来说,其研究视域已囊括古代、近代、当代和外国文学;其研究体裁又包括诗歌、戏曲和小说;研究方法则有审美学研究,社会学研究,心理学研究,政治学研究,性别学研究以及文化学研究等等。其研究格局,有微观研究,又有宏观研究。如书中开篇《从列表中发现规律》,就是从宏观视角,探究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规律的论文。很有意思的是,作者先将古代作家姓名、生年、出生地等制成表格,将微观的现象罗列后,再从中寻释宏观的规律,进而论述“地域对于文学发展的影响”,“政治经济对于文学发展的影响”,“科举制度对于文学的影响”,“个人人生经历对文学发展的影响”等。用数据说话,平实而令人信服。无论是论苏轼的豁达人生,还是细品沈从文淡泊深挚的人性美,作者都能够以心换心地娓娓道来,让人们静静领略作者与原著者心灵的沟通以及穿越时代隧道的对话。
这种大文化气度,在其“社会广议”编更显得异彩纷呈。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对于纷繁万绪的社会文化现象,往往能够以一语破的的判断进行要言不烦的阐释和解读,而且意味深长,发人深省。无论是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解剖还是对于中美两国文化差异的理解,都有他个体的文化体认和感知在。后者在文中列出的九个要点,最能证明他对于美国文化深层次的解读和把握。
刚才提及的余英时,是世界级的顶级汉学家了。他也主张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但是,我读了他的一些高论,觉得其并未超越清代末期启蒙一代知识精英和今天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者的视域。无论国内而或域外中国文化研究学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大率两个极端: 一部分对儒家文化推崇备至,顶礼膜拜;一部分对中国儒学传统持否定态度,主张向西方文明看齐。余英时的高人一筹处,则在于他能够从这两者间独立出来,能对于这二者兼而取之。既将中国传统文化看得很重,可以说是坚定的“国粹”派;又主张西方文明应该进入中国。但是,他并没有具体的分析应该如何去耦合这绝然对立的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
任京生,他就不像余英时一味对儒家文化唱颂歌。关于儒家文化,京生认为“它是以亲情、血缘为纽带,由此延伸到社会,讲究朋友之间以兄弟相称,四海之内皆兄弟,讲哥们义气。”这让我想到文化大革命“老子英雄儿好汉”的血统论;用人制度上长期以来“出身论”的毒害;以及今天反腐暴露出来的军方和地方的塌方式腐败窝案……无不打上这个“儒家文化”负能量的烙印。在分析中国文化“政治性”时,作者从社会历史发展的线索,阐释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稳定和统一”是立国根本的原则,也就使得“文化中带有很强的政治性”色彩,这色彩“贯穿在社会关系中”,于是显示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很强的政治色彩。”闭上眼睛一想,文化革命前后很长一段时间,年轻人找对象,先要看家庭出身、社会关系,如果出身不好、社会关系复杂,女儿便嫁不出去;儿子就娶不到媳妇……我当年就被这个问题所纠结。幸好是当年还未成为妻子的现在的老伴“义无反顾”,才终于抵制住了来自社会、对方单位和家庭的压力。后来她专门从县城搭便车来乡下与我成婚。两人一道去公社(我大学毕业分配在公社中学教书)取结婚证,拿到结婚证一看,上面横向印有毛主席语录:“为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服务”“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左右两边是竖写的林彪题字:“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结婚都要突出政治。真可谓“政治”无处不在了。讲它是错嘛,自古以来都是如此。门当户对,错从何来?现在年轻人结婚,女方不是要有车、有房、有存款嘛?这就是经济基础;如果对方爹娘权高位重,更是选择重点——这是上层建筑。所以,诚如京生所论,政治问题,根本上还是一个文化价值观念问题。
在言及中美两国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差异时,作者以中国人和美国人在社会现实中关于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群体表现,很有趣地揭示出这两个主义在中国人和美国人身上同时出现的二律背反。让一直争论不休的东西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鲜明呈现,不辩自明。
除了“大文化气度”外,这部著作第二个亮点,就是全书字里行间发散着一种新鲜活泼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所折射出来的光芒。任京生是一位具有多方位创造性思维品格的人。他已经发表二百余篇小发明的文章,获得三十余项发明专利。如果你仔细琢磨一下他的文章,就会知道其创新能力有多强;他的创新思维,又是怎样水乳交融地渗透在他整个大脑中。可以这么说,任京生活着,就是为了创新。所以他的本书二十八篇论文,都是通过他自己头脑的再三思索而确定了主题,想好了布局结构,明确了详略,组织好了语言……在这里我还得插一个有趣的话题。2014年马云讲座谈美国基督教文化,后来文章发表了,任京生发现其中不少内容与自己2005年发表、被100多家网站转载的《初探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一文中不少内容大段大段相吻合。在提及这个事实时,他只是淡然一笑,并半开玩笑地说“英雄所见略同啊!”其实,我觉得正是任京生文章的创造性见地,引起大家关注,才会有那么多网站争相转载。譬如我2012年7月5日于他的博客上读到此文时,立马激动万分地给他留言道:“拜读任兄高论,如剥蕉,如抽丝,左旋右抽,层层深入,大开大阖,鞭辟入里,得我心焉!得我心焉!感佩!学习!”正由于任京生对于美国主流文化实质性探寻的独到悟性,能够切中要害,发前人之所未发,才会引起同样关注这类问题的研究者认同并对他的分析和判断的结论加以整段整段地引用。
他的创造性思维,真可以说无处不在。如他在谈论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标准“仁义礼智信”时,就觉得还不够,得增加“忍、毅、诚、志、情”五个字,而且列举出一长串理由。我设身处地地想,换了我,至多阐释清楚“仁义礼智信”的内涵、外延就够了,绝不会想到还要去增添什么内容。他增添了,而且也是五个字。当然,这“诚”我觉得跟“信”有点重合,或否改成“勇”?在此特求教于京生。但另外四个字添得好,特别是“情”字,他的阐释也很有人情味,从某种意义上矫正了儒家喜欢板起面孔说话的弊端。这就是创造性思维头脑结出来的果实。
这部著作第三个亮点,是其通透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故尔写出的文章颇接地气。其文中特有的巧思魅力以及看似平淡实则感情充沛、内涵丰富的语言特色便是其“接地气”的外部表征。这种巧思,突出体现在他凡事喜欢探寻规律的思维习惯上。如他对于“学科建设应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立论;对于学习英语如何才能“少走弯路”的探究;对“中国社会道德危机的根源”之追寻……等等,均在选题上就高人一筹,凸显出一位“思想者”握住了“人人意中之所有,而人人笔下之所无”的问题关钥,帮助大众开启聪慧的思想闸门。
京生论文喜欢用形象思维方式说话,行文中常有故事性叙事和诗意的感叹或抒情。如其《黑白之间之美——试探太极图中蕴含的审美思想》,一如他打太极拳的路数,左旋右折,柔中裹刚,绵里藏针,流走跳脱,波澜起伏,“行于其所当行,止于其所不得不止”——活色生香地凸显作者智慧和情感的脉冲。其他文章中睿智的形容,幽默的调侃,绘声绘色的议论亦比比皆是,且让读者自去拾贝,恕不一一列举。
前已言及,我最先是在博客上见到任京生的文章而激动异常。我对于他博客所载该书《前言》中提到的励志诗,颇为认同。于是即兴在他博客留言中也写了一首七律,现在转录在这里,作为该文的结束。还得多说一句:用韵的缘故,我将他书名的“刃”,改成了“刀”——不是我写了错别字。一笑。诗如下:
宝刀不老志为刀,感慨心声励我曹。
沥胆披肝从理性,出生入死视鸿毛。
少年立志经霜雪,壮岁挥毫着六韬。
雅量不随时令减,秋泉喷涌涨春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