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中文作家协会会刊《东西》第368期。原 2024/02/21 公众号文章由刘倩编辑/编发。)
“多元文化主义”,是近年来在美国社会引起巨大争议的话题之一。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民权运动、越南战争、嬉皮士文化、后现代主义都出现在这个年代里,空气中流淌着反叛和对抗。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美国梦和现实的不协调;民主、自由、平等的呼声从社会边缘传出来;从而使民权运动有效地运用以种族为基础的“群体斗争”方式,来争取“群体权利”。与此同时,女权运动,同性恋亚文化与青年叛逆文化,也遍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
死亡、流血与暴力不再是作家笔下的无病呻吟,而是活生生的危机和死于斗争的现实。如何协调现实社会机制和多重价值文化间的矛盾,是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重要命题,也是美国历史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如果说,美国这时期动摇着民众的美国信心;那么种族之间的敌意,就是人类最为本能的反应之一。
民权运动后,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在六十年代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群体意识成为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基础。到了七八十年代,多元文化主义在中小学教育中,增加对不同族裔文化传统的理解;并且作为普识教育的核心课程,进入大学校园。其目的是消除种族偏见,关怀性别政治、同性恋亚文化和残疾人。于是,一种民主的历史观认为,美国历史的缔造者不仅是盎格鲁——萨克森人,或其他白人;还有黑人、印第安人、拉丁美洲人和亚洲人。因为不同种族、族裔来到美国的方式不同,族裔的体验也就不同,但都进入了这个国家的历史书写。
由于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传统上以白人作家为绝对中心的研究范式已被突破。早期出现了《诺顿文选》《希斯美国文选》等非中心化的文学史书,以及大量少数族裔的文学书籍。此后,多元文化主义还是一种文化观,以萨义德的《东方主义》为代表;一种新的文化眼光出现,从而意识到西方政治、经济霸权背后的文化霸权,操纵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认知话语和思维模式。
这期间,最著名的少数族裔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1977年出版了长篇小说《所罗门之歌》;还有一炮走红的华裔女作家汤婷婷,在1976年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女勇士》。托妮·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通过描述美国非裔男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揭示了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不平等,以及美国非裔的阶层矛盾等问题,构建了族裔意识的觉醒。为此,我们从托妮·莫里森的书中可以看出,在多元文化主义盛行之时,少数族裔的理想并没有成为现实,并且一直被主流社会拒之门外。他们的文化和价值观,仍然受到歧视和排斥。
华裔女作家汤婷婷的《女勇士》,正是得益于多元文化的多样性而顺利出版走红。汤婷婷的视角与托妮·莫里森完全不同。如果说,托妮·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是“在场”写作;那么汤婷婷的《女勇士》便是回归式的以中国为背景,通过对不同故事的描写和改写,阐述了中美之间的多种文化差异带给人们的困惑与不解。
小说主要讲了唐人街小女孩的童年生活,及她周围女性的遭遇,揭示了她们在唐人街受歧视、压抑、贫困、不安定的生活现实,又以奇特的想象融中国大陆的神异鬼怪、仙风道骨、古代才女故事于一炉。这或许作为华裔美国女作家的汤婷婷,想在自身文化里继承独特身份的同时,寻找融入美国文化的新途径。在《女勇士》的最后一章里,汤婷婷虽然讲的是古代才女蔡琰的故事,但又何尝不是在讲作为移民的后代,终归走在互相理解与融合的过程中。
《女勇士》的出版和走红,让华裔美国女作家汤婷婷进入了美国主流文坛。此时,华裔美国人的被重视源于二战时期,中国抗日战争有力地牵制了日本人向亚洲其他国家及太平洋地区的大规模进攻,相对地保护了美国利益,使华裔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在汤婷婷之前,美国的华裔英语文学,起始于二十世纪初,由依顿姐妹(母亲系中国人,父亲系英国人)发表的作品为源头。林语堂写于三十年代的《京华烟云》,属于第一部以汉语为母语的,美籍华人在美国出版的英语小说。另外,美国华裔作家写唐人街题材的,也是林语堂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的《唐人街》(Chinatown Family New York:Day1948),是最早描写唐人街华人的一部华裔英语小说;接着才有汤婷婷的《女勇士》和《中国佬》。
多元文化主义,所反映的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无论亚裔、非裔、拉丁裔在文学、史学、教育、社会学等各方面的著作,已经层出不穷、热闹非凡。这就有了族群文化认同,对统一国家认同的冲击;或者说多元文化主义,对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挑战。由于历史原因,在美国社会,白人的种族中心主义根深蒂固。虽然有色人种的基本权利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但种族之间的不平等依然存在。多元文化主义只是带给美国新的思考历史与民族的维度,培养民众以更敏锐的眼光看生活中民主、平等和自由的不足,从而在集体意识上朝着美国的理想向前迈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术界对多元文化主义危机的认识和阐释逐渐增多。不少学者认为无论你喜欢与否,多元文化主义早就深入到美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实际上,美国已经是一个多元文化主义的社会了。
多元文化主义的确大张旗鼓地渗透在美国的方方面面。就拿美国中学来说吧,爱国主义教育的理念就是强化国家认同。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没有天然的民族基础,移民的不断增加使爱国主义教育,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背景下,面临着平衡文化多元与政治一体的矛盾。由此,学校设置了多元文化教育,塑造多元文化意识和族群文化认同。尽量让学生了解其他文化和族群,培养他们的多元文化意识,跨文化适应能力。
学校的老师们,往往是通过介绍多元化群体过去的成就,譬如:非主流群体,反抗压制取得成功的例子;个人反对非正义的行动等议题,来描述他们是如何影响美国的历史;并且让所有群体的青少年,理解他们的群体是如何塑造社会中的群体形象,以此增强独特性和归属感。当然在族群文化认同的同时,也会引导民族认同,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各族群的向心力。
以好莱坞为例,经典影片中英雄的叙事一直是主旋律。从拯救国家的《超人》《蜘蛛侠》,到拯救世界的《星球大战》《后天》。而《阿拉丁》《风中奇缘》到《功夫熊猫》《花木兰》,实际上是用好莱坞的瓶子,装了异域文化的酒。
2015年,美国广播公司播出了电视剧《初来乍到》,首次全面展现了华裔移民的家庭生活。此外《女子监狱》等美剧,都启用了非裔、拉美裔等少数族裔的演员主演。也就是说,在相对保守的电视剧行业,已经有了对多元文化和种族问题的尝试性勇气,并获得了商业和评论上的成功。从这方面看,多元文化主义的确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美籍华裔英语作家迅速成长。
从最早的美籍华裔英语作家林语堂、汤婷婷,到后来先后登上美国主流文坛的谭恩美、任璧莲、哈金、闵安琪等,他们笔下都离不开移民故事和中国人物形象。这种用英语讲中国故事,被美国出版社接纳出版,也被美国主流文坛认同并获奖的华裔美国作家作品,就是多元文化主义的成果。
1989年,谭恩美在美国出版了《喜福会》。一经出版就大获成功,连续40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销量达500万册,并且获得了一系列文学大奖,还被好莱坞拍成了全亚裔主导的好莱坞电影,表达了好莱坞的东方想象,以及东西方异质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
如果说,早年的汤婷婷的叙述视角,还停留在她自己这一代移民身上;那么年轻的谭恩美已越过自己,关注到了移民美国的父母们了。《喜福会》就是描写四对母女的代沟、隔阂与冲突,反映了华裔母族文化与异质文化相遇后,产生的碰撞与兼容;以及两种文化在碰撞中,对自我文化身份的求索和认同。
林语堂《唐人街》封面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大批的中国留学生来到美国。哈金和闵安琪,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来美的留学生。哈金1998年获布兰戴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博士学位后,于1999年在美国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英语长篇小说《等待》,并在同年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哈金是首位获得该奖的华人作家。2000年,《等待》又获得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
哈金是第一代移民。他的生活积累多半来自祖国的体验。因此,他与汤婷婷、谭恩美所关注的角度完全不同,属于回归式写作。他在东西方文化的背景下回望祖国历史,在《等待》这部小说中对其做出客观真实的反思和诠释;所涉及到的中国文化为: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两个方面;并将中国文化以原貌呈现给美国读者的同时,又将中国文化转变成美国读者所熟悉的本国文化加以表达。
后起之秀的李翊云,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来美的留学生。2005年,她在美国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千年敬祈》(A Thousand Years of Good Prayers Random House,2005),一举成名,并以惊人的速度,在2009年出版了长篇小说《漂泊者》;2010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金童玉女》。
李翊云的小说题材和关注视角,使她用英文讲的中国故事在冷静回望中,对人性有一种深刻的观察、思索和剖析。她的中国故事颇受美国人欢迎。《卫报》的文学编辑克莱尔·阿米茨泰德,称赞她所讲的故事“冲击着人们的心灵,即使合上书很久,它们仍然在不断地膨胀发酵。”
2012年,李翊云的短篇小说《Kindness》获得欧·亨利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奖的华裔美国作家。2022年4月28日,她被入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成为美国新一代华裔英语作家中的翘楚。
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和盛行,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于主流文化的思想;其中霍勒斯·卡伦最具代表性。他在哈佛、威斯康辛州立大学的课堂里,以及为《新共和》《民族》《拨号盘》等杂志撰写的文章中阐释道:“任何一种意义上的单一的美国民族已经被移民所消散”,并表达了赞成多元文化主义,颂扬种族之间的差别。然而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多元文化的快速发展,一些多元文化主义者,偏激地将自己族群的文化置于美国历史中心,从而导致美国历史书写的失真、碎片化和分裂。
芝加哥大学教授艾伦·布鲁姆的《美国心灵的封闭》一书出版,是对多元文化主义批评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两年里,众多学术论文和著作相继问世,学术界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在这场论战,或者说碰撞中,“多元文化主义”便成为人类学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了。哈佛教授小阿瑟·施莱辛格,曾两次获得普利策奖,是一位在学术界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在那段时间里,责无旁贷地撰写出版了《美国的分裂》——“对多元文化社会的思考”这本书。2022年2月,这本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出版的英语书,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出了中文版。
小阿瑟·施莱辛格全面阐发了关于“多元文化主义”问题的观点,将“多元文化主义”,置于人类和世界历史发展与美国历史发展进程中,进行全面考察;并且对多元文化主义的极端形式“非洲中心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表达非洲中心主义的内容,将不利于少数族裔融入美国社会,不利于少数族裔青年在美国社会中的发展;重申维持“共同文化”,对美国实现“合众为一”的立国理想的重要性。然而他的这一观点,却遭到劳伦斯•莱文等一些历史学家的批判;只有著名政治学家弗兰克•克林伯格和萨缪尔•亨廷顿,对他用“周期”理论解释美国历史发展进程表示赞同。
尽管如此,《美国的分裂》一书,既是小阿瑟·施莱辛格学术观点的阐发,也是他履行知识分子职责的又一次具体实践。他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的呼吁,希望社会恢复到正当和理性的道路上。但在时代的热烈和喧嚣中,这本书在他当年的写作和出版过程里,都充满了论战性质。这就让我们不难理解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以及一些略显极端的观点了。
我们清楚地看到霍勒斯·卡伦和劳伦斯•莱文等一些历史学家与小阿瑟·施莱辛格、艾伦·布鲁姆,正好是截然不同的观点。他们的论战,谁是谁非,普通民众自然不是学者、不懂理论;但白人贬低有色人种的事时有发生,的确是事实。
莫里森《所罗门之歌》封面
就拿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2012年5月出版的第十部长篇小说《家》来说吧,为什么几十年过去了,从《所罗门之歌》到《家》,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依然在关注黑人的命运?这就说明种族歧视并没有消失,黑人还是在不像“家”的冰冷房子里,抱团取暖,以治愈身心的创痛。《家》,不同于莫里森过去的九部长篇小说,她浓缩了对黑人生存空间的思考。
在莫里森眼里,当物质的房子缺乏爱时,房子就不是家,心灵无法安顿。她的这一观念,放在印第安人、拉丁美洲人和亚洲人等少数族裔身上,也是同样的感受。个体离不开国家的关怀、社区小环境的互相融洽,以及家庭的温暖才能得以精神成长。说到底,多元主义文化离不开族裔文化的多元主义实践。
美国文化由多种族群文化构成。各族群融入美国社会,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其保护自己族群的文化。为什么好莱坞电影近百年来盛行全球,那就是因为大众电影模式和多元文化元素,使得好莱坞电影在保持主流性的同时,也保持了创新性。
从少数族裔的族群来讲,在美国的华裔就是一支庞大的生力军。最早用母语写文学作品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胡适、冰心、闻一多、梁实秋等。如今中文写作的队伍蓬勃发展,无论到哪座城市,几乎都有中文作家协会,还有族群自己编印的杂志和一系列的文学研讨会、评奖活动等;其繁荣景象,真是蔚为壮观。???????
虽然多元文化主义,经过学界的论战碰撞,最终仍然无法确立少数族裔在美国民族想象中的地位;但事实证明,多元文化主义取得了非凡的成果。这么看来,小阿瑟·施莱辛格和艾伦·布鲁姆反对多元文化主义的某些观点,还是过于偏激和片面。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元,多元的社会也正在体现出少数族裔文化属性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