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思中瞩望:打开历史与现实的风景——读顾艳组诗《穿越岁月之河》

作者 邢海珍 01月16日2021年

在沉思中瞩望:打开历史与现实的风景

                        ——读顾艳组诗《穿越岁月之河》

 

                                                           邢海珍



  曾经生活在西子湖畔的顾艳,是一位才思敏捷的优秀诗人。

 

  记得前些年写过一篇顾艳的评论,是评说一首历史题材的长诗。这位女诗人写作勤奋执着,发表了不少作品,除了诗之外还有散文和小说。这一次她的组诗《穿越岁月之河》也有许多历史的影像,遥远的感怀,现实的景观,构成了生命的另一种长度。顾艳是一位具有历史感的诗人,她总是愿意把现实的人生世界纳入到一种历史思维的观照之中。这“历史”或许也是诗的一种远方,它是诗意生命的延长。诗人的创造,常常持有回望的感怀,顾艳就是以如此的方式使诗有了回环往复的存在感,她的诗打开了心灵中历史和现实的风景。

 

  诗写人生命运的感怀,顾艳很重视诗意情境之美的创造。世相人情,万千物事,以赏心悦目之姿降落笔端,美即是使诗歌形态存在的不可缺失的要义。谢冕教授在《何妨回头一望》的短文中说:“真正的美是不会过时的。而失去美感的诗,则意味着致命的丧失。现在,人们在寻求诗的新境界时,往往忽略甚至鄙弃属于诗的这一真质。诗从来都是为人们提供世上有的或只是在想象中存在的、外现的或潜藏的那些美感。当从事这一工作的人,把这些美感发现并开掘出来、并以诗意的方式传达给人们时,人们就把他称为诗人。”诗的美质,决定诗的存在意义和价值。顾艳诗美的追求,是对诗歌本质的一种坚守。

 

  《浅水湾》是一首写萧红的诗,诗人在结尾这样写道:

 

  我坐在船上读她

  读懂一个女人的梦

  尽管悲惨,但有浅水湾

  ——珊瑚枝桠上滴着的月色

  意义就在其中

 

  浅水湾是女作家萧红在香港的墓地,在动乱的年代,她把三十一年的坎坷命运留在了他乡的土地之上。透过“珊瑚枝桠上滴着的月色”,顾艳“读懂一个女人的梦”,情境之中焕发着一种让人陶醉的美感。诗是美的建筑,许多人和事已经渐去渐远,文字挽留住美,所以萧红仍还活着,当然“意义就在其中”。

 

  《北京 北京》是诗人感怀古今沧桑之变的抒情之作,一个伟大的城市,人文积淀深厚,就像古老而又年轻的“帝女”,美丽而温柔:“我神秘地唤你/北京/就像热恋中的旧情人/我想起你朱颜上的金粉/以帝女形象/为人类掌起灯。”诗人在深情的注视中,看见了多少人和事,我注意到了“千百年来飞翔、呐喊、演出无数悲喜剧”的“微垂羽毛的鸽子”,以及“在那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房间里/神秘辨认祖先遗物”。老北京与新北京,落寞与苍凉,繁华与时尚在一些素洁、参差的语句中徘徊。刘禹锡诗云,“人世百年伤往事”,落泪或是心里难受,一个诗人的此时此刻与遥远又缥缥渺渺的许多人事,是一种什么关系。真性情与诗、与美总是自然而无端地连结在一起,所以时间的距离、空间的距离都不算什么,都要回到诗人的心中来。北京也是,诗人在一个安静的夜晚来了,她轻轻地说着:

 

  多少人在倾听诗人独语?

  宽厚的人民,请允许我

  在河流彼岸

  睡成湖泊和种子

  以虔诚的心

  护卫梦中情人般的首都

 

  多愁善感的诗人心中装着一座城市,对祖国,对“宽厚的人民”的爱,在灵魂的高度养育着诗人悲悯博爱的情怀。行吟于山河之上,诗人顾艳有许多感慨,岁月潺潺流去,就像一条河,泥沙俱下,说不尽的浪涌,说不尽的岸柳,说不尽的泥泞和坎坷。顾艳的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一帧帧历史与现实的风景,在沉思与瞩望中,尽显着过往时代与当下世界的苦难与风流。

 

  《梅关古驿道》是一首明晰质朴的诗作,一条“海上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国通向世界的大门,五洲四海之内,天地变得更加开阔。诗人站在梅岭之上,古今风云拥揽怀中,多少人物故事在时光的大背景上生动呈现。唐朝诗人张九龄曾在这里打开关门,与夫人迎送往来,沐浴朝霞与落日。在战火燃烧的大革命时期,开国元勋陈毅元帅曾在这里挥笔写下“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的诗篇。梅关的古驿道之上,留下了当年游击战士泣血山河的脚印,夫人庙前的阵阵梅香在风中袅袅升起。

 

  《中原之原》写的是秦汉时代远古的风云激荡,写古长城雄视天下,写战乱与杀伐的场面:“从秦汉的刻石走下/这里曾经有十万劳工的白骨/砌成一座墙/堵住匈奴眼光//震荡山野的长啸/弓弩般,在沉寂的中原/划出一道道烟尘/阿房宫三个月不灭的烈火/鞭打着不驯的土地.。”漠北的风,燕支的月,留下了“塞外的苍凉与悲壮”。

 

  在诗歌创作中,顾艳坚持感性与具象化的努力,坚持抒情言志的诗性追求,在意象、意境的构建中不断朝着强化审美的艺术目标迈进。明代诗论家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情与景是诗意的两大要素,在抒写的过程中,二者是一种“统一”的状态,是不可分的,就是所谓的“孤不自成”或“两不相背”。

 

  顾艳的诗很重视情境化效果,用“象”或“境”来表情达意,尽力避免抽象与说教。她的诗追求内蕴的深度,用诗的眼睛看取世界和人生,是在沉思中瞩望。《碑林》写古老石头上闪烁着文字的眼睛,墨迹趴在石窝之中,风中的曲调和龟裂的尊严仍向人间世界昭示一种遥远的存在。

 

  诗的抒情是与“思”并行不悖的艺术化进程,诗的创造要通过“思”的作用力而使情感的运行具有更大的思辨内涵和生命张力,而不是仅仅停留于感受的表层。比如诗人顾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关注,就表现出了深思的底气,并从独特的体验中找到了诗意性的落脚点。《听钟》中的灵魂感应,把人带入了一个神秘幽眇的境界,是谁用“漾漾水波”,敲出了“青铜时代的爱情”,是“时间鞭打的烙痕”,看得见的是“生命树上的落叶/在岁月里轮回”。《致李白》和《杜甫草堂》是作者在诗歌文化层面与远方历史中偶像式伟大诗人的交流,是对诗意唐代的隔空致敬。大诗人李白是自然天地的骄子,是纵情山河的放浪“诗仙”,举杯邀明月,是旷世的“才气和豪情”成就了横绝古今的伟大的“男人的美”,是从一个诗人的角度仰望另一位诗人。从《杜甫草堂》走进“公元七百六十年”浣花溪畔诗圣杜甫的世界:

 

  试图理解杜少陵的叹息

  启示出悠远意义

  我搀扶诗圣

  诠释那一种冷

 

  远去的乐音

  从时间的腹部

  流出源源不绝的光

 

  立足现实的土地,穿透千年的云雨,诗人顾艳的空茫而悠远的感怀,有着沉实的忧患之思的重量。风从远方来,大地之上的诗仍在生长,我们仍能听见一个伟大的名字发出的“叹息”。茅屋秋风,家国忧乐,不知该如何“诠释那一种冷”?于是诗人从“远去的乐音”里看到了光,看到了“从时间的腹部/流出源源不绝的光”。

 

  《空藤椅》是怀念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诗:

 

  寂寞的老竹藤椅空了

  星斗泯于秋天

  泯于红瓦上淡淡的浅霜

  从清晨到清晨

  风声经不住水的呜咽

  绚烂的一瞥

  你圣洁的光芒依旧撒满大地

 

  作家悄然离世,他曾坐过的“寂寞的老藤椅空了”,他就像“星斗泯于秋天/泯于红瓦上淡淡的浅霜”。顾艳把怀念之情寄托于意象和意境,星斗与浅霜具有了非比寻常的存在,它的深切的象征性已与“圣洁的光芒”深入人心了。

 

  在历史与现实的风景中,顾艳以深沉的情感安抚时光和岁月,关照命运和人生,她的诗多以低调的排遣一抒胸中块垒,其中的感叹和追怀不无感伤和失落,流露的是诗性十足的人生的惆怅。诗人王鸣久在他的诗论著作《诗悬》中曾有这样的阐释:“惆怅是一种无来由的迷茫,说不清的感伤,是一种漫无边际的意绪和无方向、无着落的愁思。……惆怅当然不是诗人的专利和独有的情绪,但诗人发达的感性,使这种情绪分外的繁密也分外的刻骨铭心。诗人也许抓不住他的内核,但诗人可以抓住它的形态,将这形态以千差万别呈现为语言的表达,便为人类那五色斑斓的心灵图画,增添了神秘的丰富性和朦胧美,增添了飞白中的重量与深度抒情的韵律。”感怀自然山川风物,领略历史人文景观,诗人顾艳的惆怅牵系着自我人生的复杂情感体验,与更为悠远广阔的生命背景衔接起来,那便成了“我”的心灵的自语或是检视人生履历的“档案”。

 

  《在音乐中倾听》是与朋友的赠答之作,那些深隐在文字之中的内容,自是除当事者外难让他人所知晓的,但是人生别离或重逢总是可以引发诸多沧桑叠加的感慨和流年易逝的叹惋。在不知不觉之中,一切陌生的、经历的,都将恍若隔世:“无数次在纸上穿梭/你山脉一样横陈的书籍/让我枕在书中,寂静时/我听见脉搏的旋律//此时,你就坐在我身旁/我却不知道如何言语/纷扬的音乐如水般流淌/一种思想,一种和谐的空气/在葱郁的树林之中/每一盏灯火都像一个梦/而我用一个梦诠释另一个梦/心的孤寂,穿过钟声/让天空远逝。”当回忆成为留住世界曾经的一些瞬间的时候,无言的时光之水遣送着心中的怀念,或是只有“用一个梦诠释另一个梦”了。

 

  顾艳的诗歌无论是写历史还是写现实,都是作者个人情感的“自叙传”,都是鲜活的、充满了个性精神的内心独白。《中山北路》是组诗中一首描述个人内心最为充分的诗作:

 

  在幽深的岁月里/中山北路走过我的二十年/早已消失的足迹/叠缀成一部古老线装书//从少女到中年/街口的废墟长满了蓬蒿/杂草凄迷/我已记不得哪一天/行乞者的哀歌点燃过愤慨//鸟笼和陀螺 以及/小店铺里的古铜器皿/闪耀着绚丽与柔和/我平静的生活,惊惧/一些花瓣在凋谢/一些飞鸟在消逝//天主教堂的塔尖/传出阵阵弥撒之声/日子在这里重复/一生的烦忧与疼痛/瞬间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小街依旧古意盎然/夕阳下,我的眼睛在游移/流水 西风 微翘的屋檐/还有丝丝缕缕的树根/这俗世的生活 有灵魂飞翔/我单纯如初

 

  “走过我的二十年”的中山北路,是诗人人生经历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足迹叠缀成“古老的线装书”,奔涌于胸中的激情和热度,被诗人灌注进精致而冷静的文字之中,把许多感慨变成了深情注视后的沉思和自语。二十年,“从少女到中年”,蓬蒿与杂草,“凄迷”中一路走来,生活的流程,命运的重量,都在时间的推移中一如花瓣和飞鸟,不紧不慢、不慌不忙地凋谢或消逝。诗人怀想和省思中抵达灵魂的高处,“一生的烦忧与疼痛”在转瞬间就回归纯净。诗就是生命被诗人叹息了一回,诗是有灵的,但是生命的手里拿的是一张单程车票,走出去可以,走出就回不来,而诗人领回来的不是生命本身,是生命留下的信物。

 

  正如女诗人杨方在《惜惜盐》一文中所说的那样:“现在这些都是我的思念。在后来的岁月中,我终于明白自己也是当年那些花,那些人中的一个,羊群一样四散,飘零。无论怎样辗转我都无法再次回到那个流水落花的地方。有些我依恋的,正离我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但在某个漆黑的夜他们会异常明亮,清晰起来,迫使我不得不拿起笔,让自己在诗歌里像植物一样再长一回。”顾艳在“中山北路”留下了一段生命的时光,她以诗的方式唤回了时光和岁月的灵性,为生命留下了文字的信物。于是,夕阳下,流水、西风,乃至屋檐、树根,都随灵魂飞翔,回到了“单纯如初”的大境界中来。

 

  顾艳是一位有底蕴、有才气的诗人,多年来创作成就显著,已赢得了诗界广泛的认可。她的诗路开阔,文字功底深厚,有灵性,有思想,艺术表现的修为已经达到了令人钦羡的高度。古今中外种种题材,涉猎的范围很广,使她的诗歌具有了更为丰富饱满的内涵。除了历史的题材、现实的题材之外,还以地域的优势创作了许多反映域外生活的诗歌,拓展了生存和生命的存在空间。《猎人笔记》、《死屋手记》等诗作以新异的构思、独特的视角,抒写了俄罗斯文学大师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命奇观和高迈卓异的灵魂境界。

 

  在《猎人笔记》中,诗人写道:“一匹孤绝的狼独自行走/豪迈骠悍 亲密无间的丛林/吟唱着一首不连贯的歌//屠格涅夫,我看见你星际的草原/星斗密集的草原 还有/沼泽上神秘的气泡/投掷出大海/触动了远古的美和孤独//今夜你依旧是猎人/我入迷地翻阅/宛如束手就擒。”诗人穿越历史远方的异国风景,把悠远的形上之思点燃,照亮了徜徉于临摹深处和冷冽冰雪之上的“美和孤独”。

 

  像《废墟》、《伤口》等诗作都是情境高拔、忧思深远之作,表现出诗人良好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实力。当人类遭逢天灾人祸之时,生命的悲剧式提醒就是一种悲悯的布道,就是吞咽苦难之果后的生命觉醒:

 

  猩红生死线

  在时空的废墟上行走

  亡灵和生还者的呻吟

  撕裂着悲痛的心

  我忘不掉睡在瓦砾上的孩子

  绣花鞋上飞旋着蝴蝶

  那是载着她的梦上天堂

 

  这是《废墟》中描述汶川大地震的诗句,在生命悲惨的“废墟”之上,是诗人血泪的呼喊和祈祷,诗人的想象力构建了情境之美的高度,并在这高度之上升起了人情人性的旗帜,为这不能完美的人间世界添加了一道炫目的亮色。诗人忘不掉“睡在瓦砾上的孩子”,他们绣花鞋上的“蝴蝶”,把那些虽然破碎了但却永远美好的“梦”,——诗人顾艳所崇尚的童真和希望载上天堂。

 

  读顾艳的诗歌,我久久陶醉在深邃、美好的情境之中,是她的柔软的诗心伴着理想的翅膀在美的空间里飞翔,并不断提升良知和诗性的高度。历史的天空和现实的大地是她诗歌广阔的原野,任她不羁的心灵自由驰骋,她的纯美的诗思和真情的瞩望携带着问候的霞光,那些人生中美好的早晨,应该从诗歌的梦境开始。艾青诗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顾艳把爱托付给了她的诗,她的真诚、她的美意,她的祝福、她的希冀都在诗中。诗人正以凌云健笔穿越岁月之河,她的诗心已展开了矫健的翅膀。



作者简介

 

邢海珍,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绥化学院中文系教授。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曾出版诗集《远距离微笑》、文论著作数种。曾获黑龙江省文艺奖等奖项。

 

载《中国诗人》2020年6期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