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中文作家协会会刊《东西》第292期。原公众号文章由怡然编辑/编发。)最早读陈思和教授的书,已经是1998年了。那时候我刚从美国访学回来,第一次得到陈教授的赠书《黑水斋漫笔》,心里很高兴。望着他鲜活的签名与盖章,便由衷地感到一股温馨。正如他书中夹着的短信所言:“这年头最快活的事,就是读到朋友的作品了。”我是一字一句,从头到尾读完《黑水斋漫笔》的。《黑水斋漫笔》,给我的知识量与信息量都很大。我在此书中知道他早年师从贾植芳先生,知道巴金这个名字刻进他的脑际,源于《憩园》中被妻子与大儿子赶出家门的杨梦痴瘦长褴褛的影子,在夕阳下慢慢移动,而他的小儿子寒儿为寻父爱的情节,震撼着当年同样年...
(北美中文作家协会会刊《东西》第291期。原公众号文章由刘倩编辑,应帆编发。)一在缅因州首府波特兰市西南边的乡村,住着一对音乐人夫妻,丈夫叫汉兹,妻子叫可琳,年纪都在五十左右。他们的后院占地十英亩(六十亩),任科琳栽花、养鸡养鸭。有一天,汉兹在练习吹奏尺八时,雄鸡应声而啼,声调随着尺八的音调上升,一直升到降B调。这件轶事,是我和妻子兰前来拜访汉兹夫妇后得知的。二〇二一年七月,我们从纽约长岛开车六小时,专程来听汉兹吹尺八,讲尺八身世。连雄鸡都对尺八感兴趣,我们自然更感兴趣。汉兹是个混血儿,父亲是日本人,母亲是爱尔兰后裔。他的全名是荒木半三郎,半三郎的英语发音为汉札布罗(Hanza...
(北美中文作家协会会刊《东西》第290期。原公众号文章由李文心编辑,唐简编发。) 1整理旧物,居然在研究生证的封皮里找出来一张火车票。这张火车票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乘坐绿皮火车的凭证。如今绿皮火车的凭证已经很稀罕,而更稀罕的是我这张火车票是供学生专用的折价票,正面正中有个大大的红色的“半”字,表示打了五折。从票面上看,起点站是贵阳,终点站是成都。票是硬座,只要7.1元人民币。读研究生,每月得补贴近60元人民币,所以,火车票再半价,也得花去将近九分之一的收入,还是不能忽略不计的。如果再往前推几年,就是读本科的时候,那时没有什么收入,假期回家,都得靠家里再寄路费。别小看这笔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