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种“力”的存在

作者 05月26日2021年

林楠与陈瑞琳合影于南昌新移民文学庆典

林楠与陈瑞琳合影于南昌新移民文学十年庆典

她是一种“力”的存在

(加拿大)林 楠

好的作家应该是一种“力”的存在,这种“力”不仅存在于文字,也隐藏在其流动的身影。

隐居在美南的陈瑞琳,她的散文及评论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就广受瞩目,与此同时,她流动在海内外的鲜活影响力则是另一道奇妙的文学风景线。她似乎有一种生命能量,在其存在的时空磁场内卷起一个个旋风,带动起一股风潮,发出自己“力”的磁波······

如果说经典的力学阐释着物体运动的位置、速度以及过去和末來之间的某种联系,在陈瑞琳的人生经历中,似乎非常有趣地验证了这一牛顿物理学的原理。她的5岁,她的15岁,她的25岁,她的35岁,她的45岁……,她的脚步在时光的燧道里穿越,似乎正好描绘出她存在的位置、状态和她的抱负。

原点 : 1966 冬天的风在村子里呼啸,小瑞琳依在猪圈墙上,她期待着、盼望着,星星出來的时候,最晚明天早晨,妈妈來接她回家……

1966年,刚刚过了4岁生日的陈瑞琳被赴京参加大串联的爸爸妈妈丢在了乡下外婆家。外公和外婆都患了重病,小瑞琳常常吃不饱,有时不得不到乡亲的家里“要饭”吃,还不时地遭受到村子里一帮孩子们的嘲弄。处在“原点”上的小瑞琳早早地懂得了人间冷暖,也感受到了人世变幻的荒诞。带着少年的孤独与绝望,之后的岁月中,她会怎样迈开自己人生的步伐?又将以怎样的方式“存在”与“运动”?

起点: 1978年,早春二月,母亲把女儿送到古长安的城墙下,在西北大学的门口,车轮捲起的黄土把离别的一幕迅速遮盖,小瑞琳转身迈进学校的大门。

1977年秋天,15岁的陈瑞琳被校方破格推荐参加“文革”后的第一届高考,她被西北大学中文系录取,成为当年为数极少的少年大学生。

因为她年幼,古典文学教授只好将她与同班同学区别对待,别人分析《诗经》里的“氓”,让她分析“硕鼠”。小小的心灵,她想不通安娜卡列尼娜为什么最后要选择卧轨?还有,那个包法利夫人“干嘛要痛不欲生?”大学毕业时,她撰写的《论庐隐》,获得了文科毕业论文的优秀奖。之后,她的另一篇《论萧红小说的语言艺术风格》,在辽宁省社科院主办的《社会科学辑刋》上发表。刋物的主编还特别写信夸她:“小小年纪有如此见解。你完全具有从事这项专业的所有才气,你可以沿这个方向发展下去了。祝贺你!”

加油站:人生会有各种机遇和挑战,年轻的瑞琳,迎来了自己的学术加油站。

不满20岁的陈瑞琳在毕业后走上了现代文学的大学讲堂。1982年夏天,她去大连参加全国现代文学的暑期培训班。

陈瑞琳曾经生动地记叙了她当时的心情:

“……东去大连的列車上我把头伸出窗外,风景如梭,变幻得几乎來不及回眸,人生就是突然,就是惊喜。”

在大连,陈瑞琳生平头一次看见大海。更让她兴奋的是,在这里几乎云集了那个时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最有权威的泰斗,那是一串多么响亮的名字:唐弢、王瑶、钱谷融、林非、马良春、严家炎、樊骏……。培训班结束的时候,主讲现代散文的林非先生告诉她:“你有散文的天赋,要多写!”

转折点:两条路在黄色的树林间叉开 ,陈瑞琳选择了远方。

带着大连的海风,带着自己的梦想,陈瑞琳考取了西北大学著名鲁迅研究专家张华教授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她转战陕西师范大学。1991年,她代表陕西学界赴京参加鲁迅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与国内的一批精英学者在中南海怀仁堂欢聚。

瑞琳小伙伴们

左起:陈瑞琳、张福贵、杨剑龙、龙泉明、高旭东、靳丛林、黄健1991年在北京。

1992年夏天,陈瑞琳赶赴北京,报考林非先生的博士研究生。但是,生活的轨道往往就是突然转折,就在她准备参加复试的时刻,她的先生拿到了赴美留学的签证!事业、家庭忽然站在了一个交叉点上,她选择了远方的那条苍茫之路。

扬帆:《走天涯一一我在美国的日子》1998年出版,休斯顿市长 李·布朗 先生特别颁发“荣誉市民”和“文化亲善大使”证书。

1992年冬天,陈瑞琳告别了生养她的土地,來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1993年初,陈瑞琳搭乘“灰狗”,只身來到休斯敦闯荡。

面对美国经济的大萧条,陈瑞琳先去餐馆应征失败,学着包速冻饺子,可叹她的水饺未经卖出已化作一团。情急之下她去应聘家庭媬姆,不到一个月就因为笨手笨脚被解顾,但她拿到了第一笔在异国他乡的工资。

机遇来临:一位台湾留学生返乡,愿意把車贱卖,条件是用到最后一天送机场。可怜的陈瑞琳只开过乡间小路,看到虎踞龙蟠的高速公路就害怕。那天她咬牙开上了高速,一个小时的车程她整整开了五个小时,大汗淋漓的她几乎是用生命换来了一个“革命成果”:她可以开车去打工了!

有了车的陈瑞琳先在中餐馆打杂。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很快上升为前台的服务生。有一天,一位华裔老伯伯忘了在桌上放小费,却给她留下了一份中文报纸!里面的副刊上有一句话:“拿起笔,你就是作家!”文学,竟是以这样奇妙的方式再一次来到了她的面前。

打工回家的路上,望着休斯敦黑黝黝的一幢幢摩天大楼,望着阿斯托洛运动场鼓起的拱顶,陈瑞琳胸中涌动着一股激情,她想要写华人奋斗的故事。她想起美国前总统赫伯特·胡佛年轻时在中国淘金期间,有一段曾在天津的利顺德饭店打工,还有日本的前首相田中角荣17岁徒步走到东京,打工回來常常在夜里1点开始洗衣服。她告诉自己:“经历痛苦才是生活,悲欢的体验就是财富!我要写,写下异域的冲击,写出新一代移民的甘苦!”

1994年开始动笔,1998年正式出版,陈瑞琳完成了她在美国的第一部散文集《走天涯一一我在美国的日子》。那段时光“艰难而兴奋着,痛苦而快乐着”,书中的很多篇章先是在家乡的《西安日报》上发表,成为她写给母亲的他乡报告,也成为她在美国扬起的第一道文学之帆。

瑞琳和市长

与休斯敦市长李·布朗先生在市府合影

腾飞:继《走天涯》之后,陈瑞琳开始行走在世界各地,《“蜜月”巴黎》《家住墨西哥湾》《他乡望月》《去意大利》等书相继问世,一举成为海外新移民文学的散文大家!

2000年,陈瑞琳的获奖散文《他乡望月》成为海外华文散文创作难得见到的一篇经典之作,作者把情绪凝铸在异邦“他乡”,以静夜“望月”寄托心愿,在清淡如水的月光下,痴痴地将一腔浓得化不开的乡愁,由内心深处汨汩流出,自然而亲切,纯朴而缠绵,看不出丝毫的文化挫败感,堪为新世纪海外游子清雅幽邃的文学“思乡曲”。

“……难道我的心老了?怎么听见雨就会念念早春里的渭城,看见柳就想起是秋风的坝河,过到一汪水就觉得那是月色里的荷塘,假日里乘船在圣安东尼奧城的运河倘徉,竟以为是行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呢!”

《他乡望月》通篇散发着醇酒般的馥郁,揪心荡腑,描绘出一幅幅深情浮漾的原乡风俗画,深深地牵动着每一个游子漂泊生涯中的故土情愫,引出人们对家园往事的无尽怀想,让人久久回味。这种艺术感染力源自“故土情结”天生具有的那种愈久远愈深沉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说:“原始人出行,把家乡带在身边。”现代人何尝不是,陈瑞琳何尝不是!

2003年,是陈瑞琳散文创作的一个丰收年。《英伦秋行》被选入《世界华文文学》,《雪鸟飞翔的地方》入选《二十世纪名家经典海外游记》,散文集《“蜜月”巴黎一一走在地球的径纬线上》由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她的足迹在遍游美国的山山水水之后,向大半个地球拓展,“从加拿大到墨西哥,从西欧到北欧……”视野的扩大,直接带來思想、感情、认知、判断以及文字修炼方面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全都溶入了她此间及之后的散文创作之中。这在她获得首届华侨文学奖的散文集《家住墨西哥湾》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荣获中山华侨文学奖

在首届“中山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签名

推手:她不仅自己写,还要为新移民作家呐喊。从《一代飞鸿一一北美新移民小说精选与点评》到《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一北美新移民文学散论》,再到《海外星星数不清》,陈瑞琳一路走来,成为海外新移民文学最重要的推手!

早在1998年,陈瑞琳担任北美最早的新移民文化杂志 《北美行》副主编时,就开始关注新移民文学的发展动态。就在这一年,她与休斯敦的文学同仁们一起策划举办了北美第一次的“新移民文学研讨会”。

1999年,应美西《侨报》之约,陈瑞琳开始撰写“海外新移民作家扫描”专栏。透过这个专栏,陈瑞琳让一个个正在奋斗中的新移民作家正式登台亮相,并展示他们的文学创作成果。从此,新移民的作家队伍,逐渐开始集结形成。

2002年,陈瑞琳应邀出席在中国上海举办的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她在大会上发表的论文 《原地打转的陀螺》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反响。

2004年,陈瑞琳与众多师友在中国南昌大学汇合,发起并成立“海外新移民华文作家国际笔会”。

2005年秋天,在纽约,她与众多的北美作家一起,庆祝第一部北美新移民作家小说集《一代飞鸿》的出版。这一年的12月,她成为中国《文艺报》颁发的十大“理论创新奖”唯一的海外获奖人!

2006年,陈瑞琳出版了《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一北美新移民文学散论》,完成了她对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初步梳理和未来展望。她在书中预言:一个新的华语文学时代正在来临。

展望:2009年,陈瑞琳在中国西安主持第三届新移民国际笔会,海内外文坛名家交相辉映;年底赶赴广东中山 ,首届“华侨文学奖”拥抱海外作家……

2009年,第三届新移民作家国际笔会在古都西安隆重举行,担任大会主席的陈瑞琳,看到陈忠实、贾平凹、严歌苓等海内外文坛名家坐在一起交相辉映,激动得流下了热泪。这年年底,她兴高采烈地赶赴广东中山 ,首届“华侨文学奖”正敞开了祖国博大的胸怀期待着拥抱海外作家……

一路风雨,一路凯歌,从2010年海外作家云集南昌的中国小说节,到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海外文学藏书;从2011年广州全球华人作家“共享文学时空”大会,到第四届国际新移民福州笔会;从2012陕西师大的世界华文文学高层论坛,到2014年在南昌举办的国际新移民笔会十周年庆典;从2015年在旧金山、洛杉矶两地举办的北美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到2016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再到上海举办的海外作家论坛,一代崭新的海外华文文学浪潮在全球已成燎原之势。

瑞琳捐书

陈瑞琳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捐书,陈建功馆长(左)颁发收藏证书。

回到创作:人生过半,学术只是使命,但创作才是挚爱!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整整20多年过去,陈瑞琳把太多的生命投放给了海外新移民文学研究,蓦然回首,她发现自己还有那么多的小说计划、散文计划都未能完成。余生不多,她需要加快脚步,回归自己的创作。

2017年,在完成了国际新移民作家徐州笔会之后,2018年回到陕西师范大学担任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驻院作家。与此同时,她继续与世界各地的新移民作家广泛交流,为华文文学的发展推波助澜。2018年秋天,陈瑞琳赴韩国与各路专家一起研讨,2019年春赴维也纳及法兰克福演讲,深入了解欧洲大陆新移民文学的发展动态。也是在这一年,第六届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在绍兴举行,温州大学还特别成立了“世界华文文学的‘温州现象’——张翎、陈河小说研究工作坊”。

……………………

历史就是这样,用辛苦的脚步丈量,用凝聚的心血写成。如果从原点、启点算起,50多年过去,作为海外新移民文学的开拓者,陈瑞琳在回顾自己这段难以忘怀的人生经历时,曾写下这样一段话:“‘知命’之年回首,忽然发现,自己一生要走的路,要遇的人,好像都是命运中早早地排定。”

再回到经典力学,想象从现在开始,未来的日子里,陈瑞琳的运动位置和状态,必将是飘动着自己的满头银发,一边写着自己心爱的作品,一边坐在阳光下的高坡上,欣赏着世界华文文学的大草原,她的眼前已是蓊蔚浩瀚、碧浪连天的景象……

 林楠

林楠简介 :

出国前任职于中国作家协会。2000年移民加拿大,定居温哥华。历任加拿大《神州时报》总编辑,加拿大大华笔会会长,现任加拿大加西周末副刊《菲莎文萃》顾问,香港《橄榄叶诗报》顾问,加拿大女作家协会顾问,加拿大华人文学学会副主任委员,北美中文作家协会副会长,世界日报《华章》编委,著有《彼岸时光》、《林楠文学评论选》等数种,2014年,荣获首届新移民文学(南昌)国际研讨会优秀创作奖。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